上學兩個多月以來,好款很明顯地漸漸跟上其他同學的講話水平,最近往往都會有令我們驚喜的表達,話也越說越多、句型越長了。就在我們都快忘記早療這回事的時候,早療中心的通知來了,對的,我們還有語言測驗這件事沒做呢。
記得上次醫生的初診評估是,好款並沒有過動或自閉問題,但語言方面明顯跟不上同齡小孩(不過,上個月好款還停留在是非題、講單句的階段,短短一個月已漸漸延伸成申論題啦),因此排定這個月再做測驗。為什麼事隔一個月再做?那是因為早療中心的約診通常都很滿,排上一兩個月是常有的事。
總之,我們又向公司及學校請了假,準時來做測驗。第一個是為時一小時的語言測驗,評估人員帶我們來到一個放了各種玩具的小房間,邊看好款玩遊戲,邊拿出一本圖文書問問題,大致上就是辨別圖像、顏色、動物等,及回答圖中人物或情境,前半部好款還答得不錯,但後半部就不耐煩了,而且有些事物她雖然知道,但爸媽從沒有用那個名詞來說明,例如我們都說「高中矮」的「中」,而不是「第二高」;說「天亮亮的/天黑了」,而不是「白天/夜晚」,說便利商店的結帳人員是「叔叔/阿姨」,而不是「店員」,也可能因此,有些並不是答得很理想。
勉強撐完下半場,就放好款出去找爸比玩了。評估人員再問了我一些好款平常的表達狀況,就簡單說她的初步看法,認為抽象表達能力還不足,而且像這樣較好動的孩子,當說話能力跟上後,往往表達能力會超過理解能力,例如會說「大家都要坐好吃飯」,但其實不明白為什麼,因此更需要加強口語溝通機會及講解。
經過半小時的休息,接著是心理/智力測驗,可能是剛剛被限制在小房間裡,好款竟然狂哭、激烈表示不願進去,我要抱她進去,還把我撞倒。好不容易爸比來了,半哄半騙地帶進去另一個小房間,第二位評估人員非常親切溫柔,耐心地等待好款的情緒過去,並且拿出測驗用具,也就是幾種拼圖板來吸引她,好款也就很奇妙地邊哭邊做完幾種拼圖,但隨即就逃到門邊繼續狂哭。我跟評估人員對看一眼,不得已只好放棄,讓爸比帶出去散散心。
接著評估人員也問了我一些問題,看前面的基礎測驗,智力和反應都OK,但她比較在意好款的「堅持、固執」情形(這也是過動或某種心理問題的指標吧我想),問我好款什麼時候會特別固執、會堅持多久等,我只能說,只養這個小孩,實在不知道她跟其他小孩比較起來是不是「特別固執」,但像今天這樣大哭的方式並不常見。由於好款未完成下半部的認知測驗,評估人員只好拿出一份三到十二歲的行為評估量表給我填寫,再視結果與醫師討論。
行為評估量表就是一般常見的「能否說出自己的名字」「能否自己吃飯、如廁」等觀察內容,不過坦白說,在勾選那些無窮無盡的選項時,我心裡其實是很抗拒的,不斷湧出十萬個為什麼:「為什麼我要在這裡填這種東西」「小孩不都是這麼回事嗎?為什麼要懷疑她有問題?」……就在這種矛盾、沉重的心情中,臉上還掛著淚珠的小姐抱著爸爸剛買的奶茶開心的回來了。
接下來,就是等十二月初的報告了。
記得上次醫生的初診評估是,好款並沒有過動或自閉問題,但語言方面明顯跟不上同齡小孩(不過,上個月好款還停留在是非題、講單句的階段,短短一個月已漸漸延伸成申論題啦),因此排定這個月再做測驗。為什麼事隔一個月再做?那是因為早療中心的約診通常都很滿,排上一兩個月是常有的事。
總之,我們又向公司及學校請了假,準時來做測驗。第一個是為時一小時的語言測驗,評估人員帶我們來到一個放了各種玩具的小房間,邊看好款玩遊戲,邊拿出一本圖文書問問題,大致上就是辨別圖像、顏色、動物等,及回答圖中人物或情境,前半部好款還答得不錯,但後半部就不耐煩了,而且有些事物她雖然知道,但爸媽從沒有用那個名詞來說明,例如我們都說「高中矮」的「中」,而不是「第二高」;說「天亮亮的/天黑了」,而不是「白天/夜晚」,說便利商店的結帳人員是「叔叔/阿姨」,而不是「店員」,也可能因此,有些並不是答得很理想。
勉強撐完下半場,就放好款出去找爸比玩了。評估人員再問了我一些好款平常的表達狀況,就簡單說她的初步看法,認為抽象表達能力還不足,而且像這樣較好動的孩子,當說話能力跟上後,往往表達能力會超過理解能力,例如會說「大家都要坐好吃飯」,但其實不明白為什麼,因此更需要加強口語溝通機會及講解。
經過半小時的休息,接著是心理/智力測驗,可能是剛剛被限制在小房間裡,好款竟然狂哭、激烈表示不願進去,我要抱她進去,還把我撞倒。好不容易爸比來了,半哄半騙地帶進去另一個小房間,第二位評估人員非常親切溫柔,耐心地等待好款的情緒過去,並且拿出測驗用具,也就是幾種拼圖板來吸引她,好款也就很奇妙地邊哭邊做完幾種拼圖,但隨即就逃到門邊繼續狂哭。我跟評估人員對看一眼,不得已只好放棄,讓爸比帶出去散散心。
接著評估人員也問了我一些問題,看前面的基礎測驗,智力和反應都OK,但她比較在意好款的「堅持、固執」情形(這也是過動或某種心理問題的指標吧我想),問我好款什麼時候會特別固執、會堅持多久等,我只能說,只養這個小孩,實在不知道她跟其他小孩比較起來是不是「特別固執」,但像今天這樣大哭的方式並不常見。由於好款未完成下半部的認知測驗,評估人員只好拿出一份三到十二歲的行為評估量表給我填寫,再視結果與醫師討論。
行為評估量表就是一般常見的「能否說出自己的名字」「能否自己吃飯、如廁」等觀察內容,不過坦白說,在勾選那些無窮無盡的選項時,我心裡其實是很抗拒的,不斷湧出十萬個為什麼:「為什麼我要在這裡填這種東西」「小孩不都是這麼回事嗎?為什麼要懷疑她有問題?」……就在這種矛盾、沉重的心情中,臉上還掛著淚珠的小姐抱著爸爸剛買的奶茶開心的回來了。
接下來,就是等十二月初的報告了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